近年來,大腸癌漸漸成為消化道腫瘤中發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。更需註意的是,這一過去專屬中老年人的癌症,已悄悄“盯”上了30多歲的年輕人。
  重慶醫專江津附屬醫院肛腸科傅子林主任介紹:據臨床統計發現,過去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是大腸癌病人中最為常見的,但現在30多歲就得大腸癌的年輕人,開始出現,甚至有才20出頭就患了結腸癌的年輕人。
  肛腸發病,城市高於農村
  在城市結腸癌的發病率,高於小城鎮和農村。在城市中,體力活動少的人發病率又高於體力活動多的人。這主要是由於城市人群習慣於“二高一低”(即高脂肪、高蛋白、低膳食纖維)的飲食結構,加上運動量太少,導致腸胃蠕動速度減緩,很容易引發便秘。長期便秘會使毒素在體內長時間停留,從而被人體再度吸收,而這其中就含有許多致癌物質。
  傅子林介紹:長期過多吃高脂肪食物的飲食習慣,還會增加腸道內膽汁酸的分泌,對腸道黏膜形成刺激和損害。身體長期處在這種刺激和損害之中,就容易誘發大腸癌。
  同時,愛吃腌熏製品的人士也註意了:經過腌熏等加工的食品也是當今人們餐桌上的“常客”,這類食物往往含有一定的致癌成分。而諸多致癌物質又是脂溶性的,會很快溶解於脂肪中。從飲食中攝入的動物脂肪越多,溶解和吸收致癌物質的危險性也就越大。
  有一種大腸癌會遺傳
  傅子林介紹,大腸癌是一種具有家族易感性的疾病,特別是其中有一種家族性息肉病最容易遺傳。這種疾病的發病率雖然不高,但遺傳傾向明顯,所以尤需引起警惕。
  家族性息肉病的平均發病年齡只有20歲,有的患者甚至在十幾歲時,結腸中就會長出成百上千個息肉,並出現便鮮血等癥狀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這些息肉很容易癌變,且患者的家族成員都很容易得相同的疾病。
  因此,一旦確診為這種病,病人的直系親屬都需要長期隨訪,及時進行必要的檢查,以做到早發現、早診斷、早治療。
  便血當痔瘡,錯過早期信號
  傅子林說:早期大腸癌患者手術後的生存率是比較高的,也就是說,如果能早發現、早診斷、早治療,大腸癌並不可怕。但令人擔憂的是,大多數病人就診時發現已是中晚期。一般來說,大腸癌在早期主要會有以下三種癥狀:
  一是便血。早期直腸癌患者最容易出現便血,但不少人會把大便出血誤以為是痔瘡的癥狀,結果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。痔瘡引發的出血往往是大便後滴血,呈鮮紅色,而且在平時並不會出血。
  二是大便習慣改變。包括大便時間、次數的改變,可出現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瀉。特別是便秘與腹瀉反覆交替出現時,更要引起警惕。一旦病情進一步發展,腸腔內的腫瘤阻塞管腔時,還會出現腹痛、腹脹、噁心嘔吐等腸梗阻的表現。
  三是大便形狀異常。正常的糞便應該呈圓柱形,但如果腫瘤突出在直腸腔內,壓迫糞便,則排出時往往會變細,或呈扁形,有時還附著有血痕,出現凹槽。
  健康熱線:47521232或加QQ1253184460與肛腸科專家在線交流。
  (何雨峰)  (原標題:當心,大腸癌盯上年輕人 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wtqjodgvhe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